新闻速递

News Republic

10

2025.09

我校播音主持专业师生在第七届“诵读中国”河北省选拔赛中揽获14个奖项

近日,河北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河北省选拔赛的获奖名单。我校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师生表现优异,共斩获14个奖项,其中,教师组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大学生组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另有5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河北传媒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
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主办,本届大赛的主题为“典耀中华,赓续文脉”,河北省选拔赛由河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河北省教育厅共同组织,旨在引导大众亲近中华经典,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
通过参赛,充分展示了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教学与实践方面的深厚功底,也体现了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我校将持续深化中华经典教育,将诵读、讲解等文化实践融入育人全过程,为传承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贡献河传力量。
查看详情

10

2025.09

我校举办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

为提升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的技能与水平,9月5日,教师发展中心邀请河北师范大学李秋石教授和冯超副教授通过“讲座+交流”方式系统讲授《教育教学能力测试》《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三门课程。参加此次培训的人员主要为2025年首次报考教师资格证的教师、辅导员等共120名。
李秋石教授基于《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课程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要求,围绕课程核心内容,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结合典型教学案例,系统阐释了高校教学方法的实操路径与教师能力发展的进阶逻辑,实现了理论阐释与实践指导的有机统一。同时结合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从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教案撰写的规范性、教学实施的策略性、板书设计的逻辑性、教姿教态的专业性及语言表达的流畅性等维度,与参训教师开展深度研讨与经验分享。
河北师范大学冯超副教授分别就《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学》两门课程开展专题授课。他结合课程教学特点及考核要求,采用“思维导图”与“讲授+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释。
此次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新入职教师提供了重要的学习与成长契机,也对我校参训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革新、教师职业素养培育、教学技能与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查看详情

10

2025.09

校领导寄语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9月8日下午,河北传媒学院在兴安校区组织开展了“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教师座谈会。校长李锦云、党委书记赵红星、副校长兼总督学毕根辉与来自各二级学院(含直属教研室)的教师代表济济一堂,共度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由校长助理兼工会主席刘瑞红主持。
座谈会上,校长李锦云对广大教师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教育家精神表示敬意,同时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李校长通过具体事例指出,教师要不怕吃苦、不畏艰辛,强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是学校长远发展的根本,呼吁大家对教育事业怀抱真诚,“用心用情用力”投身教学。
党委书记赵红星强调,广大教师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工作当事业干,争做“四有”好老师,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传媒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副校长兼总督学毕根辉在与教师们交流时提出,在铸魂引路的征程上要把对学生的关心落到实处,要重点在“爱岗敬业、教学相长、与时俱进”三个方面着力,并注重思政元素与AI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融合。他还特别强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鼓励与会教师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座谈会上,校长李锦云、党委书记赵红星共同为荣获2025年度“学生心中的好老师”荣誉称号教师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查看详情

08

2025.09

我校获批2025年河北省创新创业系列项目8项

近日,河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公布2025年省级创新创业课程、教改项目立项建设名单的通知》,我校有3门课程获批省级创新创业课程,5个项目获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截至目前,我校已累计获批省级创新创业课程12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10项。
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不断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的综合改革。下一步,学校将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为核心目标,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优化,持续推进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着力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查看详情

07

2025.09

用声音见证历史时刻!河传学子助力九三阅兵音频保障工作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河北传媒学院多名录音艺术专业学子参与到现场音频制作与保障工作中,以精湛的专业技术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向全国和世界传递了仪式的庄严与力量。

    参与此次活动的几位学子均来自于河北传媒学院录音艺术专业,该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用声音传递时代强音”的责任与担当。

张勇

    2019级录音艺术2班的张勇,目前就职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他曾参加2025春节联欢晚会等活动。在此次阅兵活动中,张勇在徒步方队对应工作位置内进行音频信号制作工作。他目睹了官兵们的英姿飒爽以及战车呼啸而过的壮观场面,当布置的话筒捕捉到铿锵有力的声音时,为国出力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王少杰

    同样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2019级录音艺术3班王少杰,曾参与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等多项重大活动的音频制作工作。在此次活动中,他负责现场音频信号制作工作。他表示,当雄壮的军乐与铿锵的步伐通过他们的制作传递出去时,内心充满了激动与自豪,这不仅是一次技术考验,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

刘丰源(合照中间位置)

    2017级录音艺术1班的刘丰源,主要负责国家领导人与高层入场阶段的音频保障与制作工作。他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所有的理论学习与专业训练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实践检验。当声音清晰、准确地通过会场传递到每一位观众的耳中时,他深切体会到了音频工作的重要性。

    河北传媒学院始终秉承“把学生推到舞台上,把舞台搭在社会上”的办学理念,此次学子们在阅兵音频岗位的出色表现,正是学校实践育人成效与专业能力的生动写照。未来,河北传媒学院将继续践行“传媒是社会的良知,人类的道义”校训,培养更多有良知、守道义、重文化、强技艺、善创新的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查看详情

06

2025.09

我校张志君教授学术成果被《新华文摘》转载

    近日,权威文摘类期刊《新华文摘》2025年第16期出版,我校影视艺术学院张志君教授发表于《现代视听》的论文《社交媒体打破跨文化传播刻板印象路径新探》被“论点摘编”栏目转载。
    在2020年至2025年的五年间,张志君教授共有《“组织+”:教育电视媒体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径》《中国本土新媒体传播逻辑的解构与重构及其启示》《机喻文化:ChatGPT引发的相关思考及对策建议》《正视问题与应对策略:对传媒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考》等五篇论文相继被《新华文摘》转载,彰显了其持续的学术影响力与前沿洞察力。
查看详情

06

2025.09

校领导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场办公

    9月3日,校长李锦云、党委书记赵红星带领督查组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场办公,通过实地走访和集中座谈,全面督查了学院审核评估准备及新学期开学工作推进情况,为学院高质量发展精准“把脉定向”。
    座谈会上,督查组认真听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学、实践、材料整理及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汇报,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和要求。李校长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不仅是学校的重点建设学院,更是审核评估中的关键考察对象。学院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不仅要讲好思政课,更要肩负起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李校长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持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同时,应加强党建工作的研究,特别要结合民办高校特点,深入探索新时代党的建设在民办高校落地生根并发挥引领作用的有效路径,持续提升我校党建工作水平。她同时要求强化跨学院协作机制,注重整合利用河北红色教育资源等特色素材以彰显学院育人特色与工作亮点。赵红星书记就学院如何坚守正确育人方向进行了工作指导,着重阐述了材料准确及规范的重要性。

    督查组还检查了审核评估指标体系落实、支撑材料归档、特色亮点提炼等工作情况,对学院前期准备的成效给予肯定,就存在的短板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

    此次督查不仅为学院工作指明了方向,更体现了学校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的高度重视,将有力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校长助理卢红玲、教务处处长卢永芳等出席了座谈会,并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审核评估及新学期开学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

查看详情

02

2025.09

我校学生在全国第27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中获佳绩

近日,在第27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我校人工智能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选派的三支代表队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与稳健的赛场表现,圆满完成了自主巡航赛道的挑战任务,收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本届赛事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国总决赛共汇聚167所高校、806支参赛队伍同场竞技。在为期一个月的备赛周期内,参赛队员基于省级竞赛的经验,对核心代码进行了全面而细致地优化。通过多次调试传感器参数及优化图像识别算法,持续提升机器人对目标点位的识别准确率。此外,队员们通过增设校验机制与异常处理流程,显著增强了机器人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我校指导教师表示,物联网工程专业深度融合竞赛项目与课程实验,让学生在实战中深化理论认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素养与创新意识,还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与临场应变能力。获奖队员表示,将认真总结经验,将竞赛收获转化融入日常学习,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查看详情

29

2025.08

迎评促建|我校在2024-2025年度河北省大学生“调研河北”社会调查活动中获佳绩

近日,2024-2025年度河北省大学生“调研河北”社会调查活动获奖结果公布,我校在大赛中立项12项,获奖7项。《从“赛区”到“景区”、从“流量”到“留量”——张家口文旅消费赋能乡村振兴的思考与实践》课题荣获一等奖,《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干预策略研究——以河北省为例》课题荣获二等奖,《如何写好河北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等5项课题荣获三等奖。
河北省大学生“调研河北”社会调查活动是由共青团河北省委、河北省社科院、河北省学生联合会共同组织开展。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全省各高校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共收到95所高校申报课题8641项,其中1111个课题准予立项。经专家评审,评选出获奖作品375项。
“调研河北”活动是引导我校广大青年学生深入理解省情民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自活动通知发布以来,我校师生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全校共申报课题47项。此次成绩的取得,是我校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校团委将继续为广大同学搭建成长平台,助力同学们投身社会调研,用脚步丈量燕赵大地,用智慧服务河北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查看详情

28

2025.08

我校学生斩获睿抗机器人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近日,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全国总决赛在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隆重举行。通过激烈比拼,我校影视艺术学院影视技术专业常乐民同学,在指导教师崔会娇的指导下,凭借长期扎实的技术积累以及出色的现场应变能力脱颖而出。其参赛作品在创新性、完成度与实用价值等多个维度获得评审专家一致好评,最终荣获一等奖,并以总分第三的优异成绩斩获季军,全面展现了我校学子卓越的专业素养与跨学科整合能力。
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作为我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大型赛事,是教育部认可的国家A类竞赛,入选84项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本届大赛共吸引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近500所高校、20000余名师生踊跃参与,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并设有多个海外赛区。各路精英团队汇聚杭州,在智能感知、自主决策、协同控制等前沿方向展开激烈角逐,共同呈现了一场高规格、高水平、高创新含量的科技盛宴。
这一优异成绩,不仅是对参赛师生长期刻苦钻研、不懈努力的高度肯定,也是我校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此次获奖为学校在全国高水平科技竞赛舞台上赢得了荣誉,进一步彰显出我校在创新实践教育、科技应用与转化方面所具有的扎实根基与突出优势。
查看详情
 

共 70 页 693 条记录,每页显示 10 条。